“来订单了,准备香葱、芹菜、甘蓝。”1月12日早上,廊坊固安兴芦农业收到了来自北京的蔬菜订单后,工人们立马开始忙活,择菜、分拣、去根、切片、切丝、包装……十几个环节先后启动。经过几个小时的忙活,包装完成的“净菜”装上卡车运往客户手中。
从连泥带土到干干净净摆上餐桌,在廊坊固安,每天都上演着各种蔬菜抢“鲜”进京的火热场景。节日临近,当地农业企业通过各种措施,确保全年365天的“净菜”供应。
“这些菜都是新鲜采摘的,我们按照客户订单需求,把经过分拣和净化的蔬菜切成丁、片、丝、块等规格,然后再称重分装。这些菜需要准备2000份,发往北京的永和大王。”兴芦农业净菜生产车间车间主任张建颖说。
经过一系列严格的换装和消毒措施,记者走进兴芦农业净菜加工车间,工作人员统一身着蓝色工作服,戴着口罩、手套、帽子,正在对各种蔬菜进行加工处理。
当天采摘的包菜,经过清洗后被切成两半儿,去根后被放入机器中切丝。很快,宽0.8厘米至1厘米、长约10厘米的包菜丝加工完成,工人再将包菜分装成1公斤重的成品。
这批包菜当天就被送往北京永和大王的各家门店。张建颖介绍,相较于传统的毛菜,净菜的优势有两点,一是省工,“门店可以节省厨房的人工”,二是减少厨余垃圾,“包菜经过清洗、消毒、切配、打包等七八道工序后,才能算作净菜装箱外运。”根据估算,加工后的净菜可减少20%的厨余垃圾,避免产生过多的城市垃圾。
多项措施保障全年供应
兴芦农业每天生产4吨至5吨净菜,主要的客户是永和大王、宏状元等餐饮客户。冬季,客户对甘蓝、白菜、香菜、西红柿等蔬菜需求量比较大。同时,净菜的保质期较短,一般在2天至3天,对产品的新鲜程度要求更高。为了抢时效,头一天晚上接到的订单,第二天下午都要制作完成,发往北京。
兴芦农业此前的蔬菜加工厂位于北京朝阳,看到净菜的市场前景后,公司负责人将企业迁回老家固安,扩大生产规模,还在当地建设了蔬菜大棚,全年供给蔬菜。眼下,兴芦农业出产的有机番茄陆续上市,春节前后口感最好。兴芦农业总经理李中华介绍,按照往年经验,春节期间客户的订货量会有所下降。为保证产品质量,仍然会按计划进行生产。春节期间,公司会为工人合理排班,提前储备一些原料,保证全年无休地供给北京市场。
在固安另一家农业企业顺斋瓜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蔬菜大棚内,绿油油的油菜长势喜人,工作人员正忙着收割。蔬菜大棚里一派丰收的景象,加工车间里也是一片忙碌,一筐筐刚刚采摘的油菜、生菜、茼蒿、菠菜源源不断运出大棚。这些新鲜蔬菜经过择菜、分拣、打包等工序,变身成一包包精致的净菜,运往北京定点超市和餐饮企业。
廊坊市固安县与北京市大兴区接壤,是传统农业大县。固安县依托县域内的精品蔬菜、优质粮食等种植基地,打造中央厨房产业链,由“田间到商超”转变为“厨房到餐桌”。围绕主食、净菜、预制菜三大主攻方向,依托参花主食、兴芦净菜、绿海预制菜等中央厨房企业,充分满足北京市场中高端中央厨房产品的需求,实现了产业链扩能、延伸。
目前,固安县累计培育净菜加工企业12家,年产净菜8万吨,建设预制菜加工企业15家,主要供应北京餐饮连锁企业、电商等。通过生产基地与北京签订长期供应协议,打通农商直供渠道,每年超过20万吨蔬菜以订单形式进入大型商超、餐饮企业、团体食堂、电商平台。
在兴芦农业净菜加工车间,加工好的净菜正在装袋。“净菜进京”是河北省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,既能保障北京市场供应,又可实现餐厨垃圾源头的减量化和资源化。2024年,河北商务部门制定出台“一揽子”专项政策,持续推进“河北净菜”进北京。目前,河北省培育了100家“河北净菜”生产示范基地,与北京市共建环京周边蔬菜生产基地158家,提升了净菜产业化水平,叫响了优质绿色、安全放心的“河北净菜”品牌,为京津消费者提供更多优质净菜。